文章目录[隐藏]
九月了,英国大学校园又要热闹起来了。迎新周?社团招新?适应新生活?忙得脚不沾地对吧?但老油条们得提醒你一句:有件看起来不紧急、但真出事儿能让你抓狂到原地爆炸的事儿,千万别拖——那就是搞明白在英国怎么看病!
刚来时我也懵圈过。习惯了国内不舒服直接冲医院挂号,到了这儿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GP?NHS?看急诊还要排队排到天荒地老?这医疗体系,活脱脱一个大型迷宫。要是开学没整明白,真等到头疼脑热、半夜肚子绞痛的时候,那才叫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别慌!这篇就是帮你提前打通关的秘籍。从最最基础的GP注册(这玩意儿比学生卡还重要!),到万一碰上紧急情况该怎么处理,咱都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让你就算一个人在外,身体出点小状况也能心里有底,从容应对。
一、开学头等大事:别笑!GP注册比抢宿舍还关键!
为啥说它是头等大事?听我唠唠就懂了。
-
NHS的门票,你没它就真抓瞎! 是,你签证是交了那笔巨贵的移民医疗附加费(IHS),每年小一千镑呢!但这钱≠你落地就能刷脸看病了。想在英国堂堂正正地用上NHS(国民医疗服务),必须!必须!必须! 在你住的地方注册一个GP(全科医生)。没这步操作,你连NHS号码都拿不到,相当于在系统里查无此人。真有事儿了,要么去私立诊所被狠宰一刀(后面会说有多疼),要么去急诊A&E干等几小时(前提是你这情况够“紧急”)。
-
早注册,选择多!手快有,手慢无! 很多大学自己就有校园健康中心(Campus Health Centre),里面的医生对学生那点常见毛病门儿清,沟通也方便,绝对是首选。但你想啊,开学季乌泱泱几千新生涌进来,大家都扎堆去注册,名额就那么多。拖到后面?要么排长队,要么直接被温柔告知:“Sorry, our list is full at the moment…”(暂时不收新病人了)。傻眼了吧?所以,到了宿舍放下行李,喘口气儿,这事儿就得提上日程!
-
过程?简单到飞起!别犯懒! 真没你想的那么复杂。带上你的护照(含签证页)、地址证明(宿舍合同、刚办的银行信、学校注册信都行,哪个方便拿哪个)、还有学校给你的入学确认信(CAS或类似文件)。直奔你看中的GP诊所(或者现在很多诊所都支持在线注册了,官网填个表,分分钟搞定)。到了前台说你要注册,他们会给你张表(GMS1)填一下个人信息和病史(如实填就好)。齐活儿!整个过程快的话十几二十分钟。
所以啊,别不当回事儿!这事儿真拖不得。注册好了,心里那块石头才算落地一半。
二、搞定注册,然后呢?GP就是你英国的“健康大管家”!
注册成功,拿到那个珍贵的10位NHS号码(拍照存好!),你就正式纳入NHS怀抱了。这时候你会发现,在英国,GP才是你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和“总指挥”,跟国内直接奔专科或大医院的模式差别贼大。
GP能管啥?管得可宽了!
别小瞧你的GP。他们是经过全面训练的全科医生,日常那些小病小痛,找他们准没错:
-
感冒发烧、咳嗽流涕、嗓子疼得冒烟? GP!
-
吃坏东西拉肚子、胃不舒服? GP!
-
皮肤过敏起疹子、莫名其妙痒得不行? GP!
-
失眠睡不好、总觉得累得像条狗? GP!
-
女生生理期不规律、痛经严重? GP!
-
心情低落、焦虑不安、压力山大? 没错,心理健康问题,GP也能管! 千万别觉得“矫情”或不好意思,这边对心理健康很重视,GP会认真听你说,给你初步建议,必要时候转介给专业心理服务。
除了看病,GP诊所通常还打包一堆社区健康服务:
-
打疫苗(流感、HPV啥的,后面有羊毛薅!)
-
妇女健康检查
-
性健康服务(避孕咨询、性传播感染STI检测 - 这个后面也有大福利!)
-
年轻父母支持
-
戒烟帮助
-
慢性病管理(比如哮喘、糖尿病,需要定期复查开药)
在英国看GP,千万别“不好意思”!
跟国内不太一样,这边人有点不舒服就爱找GP聊聊。你觉得是小事儿?可能GP一眼就看出关键了。持续几天的头痛?去!反复发作的皮疹?去!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又说不上来?更要去了!他们的经验就是处理这些“日常疑难杂症”积累起来的。记住,你交的IHS就是为了享受这些基础医疗服务,不用白不用! GP问诊本身是免费的。
拿药怎么办?小钱钱得算清楚!
GP看完觉得需要吃药,会给你开处方(Prescription)。你得拿着这处方去街上的药房(Pharmacy,像Boots, Lloyds Pharmacy)配药。这里有个关键区别:
-
在英格兰:每张处方上的每种药,都要付£9.65 (2025年价格)。对,是按项收费!比如医生开了三种药,你就得付 £28.95。肉疼吧?所以有个小技巧:如果医生问你是否需要合并用药项(比如某些复方制剂),或者你是否需要长期服用(后面有省钱大招)。
-
在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处方药对所有人都是免费的!英格兰的留子们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
谁在英格兰能免处方费? 19岁以下全日制学生、60岁以上老人、孕妇、以及一些特定疾病患者。如果你不属于这些,但觉得处方费累积起来太贵(比如有慢性病要长期吃药),强烈建议申请 NHS Prescription Prepayment Certificate (PPC)。这相当于一个“包月/包年”套餐。比如2025年,花£111.60买个一年期的PPC,这一年里不管开多少次处方、多少种药,都!不!用!再!额!外!付!费!了!算算账,如果你一个月开药超过一次,或者一次开了几种药,PPC绝对能回本甚至省大钱!具体申请搜NHS PPC官网。
需要看专科?GP是你唯一的“敲门砖”!
如果你情况比较复杂,GP觉得需要更专业的检查或治疗(比如怀疑是某种专科疾病,需要仪器检查或者专家意见),他们会把你转介(Refer)到医院相应的专科部门(比如皮肤科、骨科、消化科)。在英国,你绝对不能自己直接跑去医院挂号看专科!必须先过GP这一关! 这流程虽然多了一步,但好处是避免了医疗资源浪费,也确保你是真的需要看专科才去。GP转介后,医院那边会寄信(或邮件/短信)通知你预约时间,通常…需要等。等多久?看地区和专科紧俏程度了,从几周到几个月都有可能(这也是为啥有时候大家吐槽NHS慢)。
GP下班了/放假了,我急症怎么办?
GP诊所不是24小时的,通常工作日白天开,有些晚上开到七八点,周末基本休息。别担心,有后路:
-
首选:拨打 NHS 111! 这个号码简直是救命稻草!24小时开通。当你不知道自己的情况该不该去急诊,或者GP关门了但你又觉得不能硬扛,就打111。电话那头是专业的医护人员或受过训练的顾问,他们会根据你的症状描述,判断你应该:
-
在家观察+自我护理
-
等GP开门了再预约
-
去附近的 Urgent Treatment Centre (UTC) - 紧急治疗中心 或 Minor Injury Unit (MIU) - 小伤科 (处理扭伤、小伤口、轻度烧烫伤、皮疹等“急但不致命”的问题,通常不用预约,排队比A&E快)
-
直接去 A&E (急诊科) 或者帮你叫救护车
-
-
语言不通?完全不是问题! 接通111后,用英语清晰地说出你需要哪种语言,比如 “Mandarin Chinese, please” 或者 “I need a Chinese (Mandarin) interpreter”。系统会帮你接通三方通话的翻译。这点NHS做得真不错,千万别因为语言障碍耽误了寻求帮助。
再强调一遍:心理健康找GP,天经地义! 留学压力大,想家、学业重、人际关系…都可能让人喘不过气。别自己硬扛,也别觉得“矫情”。大大方方约GP聊聊,这是最正确的一步。他们会理解,会倾听,会给你专业的建议和支持渠道。照顾好“心”的健康,和身体一样重要。
三、真遇上要命的急症?稳住!A&E/999使用指南
好了,聊完日常,咱得说说最不希望发生、但必须知道怎么应对的情况——真正的紧急状况。英国的急诊科,叫 A&E (Accident & Emergency),名字就很直白:处理事故和紧急情况。注意!这里不是给你看感冒发烧或者慢性病的地方!乱闯A&E,不仅可能等上大半天,医护人员也会很无奈地告诉你:亲,你这情况该去找GP/UTC…
🚨 什么情况该毫不犹豫冲A&E或打999?
-
感觉要死了: 胸痛持续超过15分钟(尤其像压块大石头、喘不上气那种,可能是心脏病!)、严重呼吸困难、窒息、失去意识、癫痫大发作停不下来。
-
血流成河了: 大出血止不住。
-
骨头不听话了: 疑似骨折(特别是开放性的)、严重的头部/颈部/背部创伤。
-
脑子出问题了: 突然说话不清、脸歪了、胳膊腿没力气抬不起来(中风迹象!)、突然精神错乱不认识人。
-
自杀倾向/严重自伤行为。
-
严重过敏反应: 呼吸困难、喉咙肿胀、全身起大片风团。
-
严重事故: 比如车祸、高空坠落、严重烧伤等。
🆘 记住999!这是救命的号码! 遇到以上任何一条,别犹豫,立刻打999叫救护车! 手机、座机打都免费。接通后冷静(尽量)说清楚:你需要“Ambulance”(救护车),你在哪(具体地址或明显标志物),发生了什么,病人什么状态。接线员会指导你。
🤔 拿不准?还是打111! 如果你觉得情况很急,但又不确定是不是“999级别”,比如:
-
高烧不退+精神萎靡
-
剧烈腹痛、呕吐腹泻脱水严重
-
尿路感染疼得受不了
-
严重的过敏反应(但还能呼吸)
-
摔伤后剧痛肿胀,但不确定是否骨折
-
心理极度崩溃有自伤风险但暂无行动
先打111! 专业评估后,他们会告诉你最该去哪儿:在家等建议、去UTC/MIU、去A&E,或者直接帮你转接999。别自己瞎猜!
A&E生存法则:带上耐心和必需品
-
带证件! 护照(或BRP卡)、NHS号码(有就带上)。即使你没注册GP,A&E也会先救治你(这是法律规定),但后续可能会收到账单让你补材料或缴费(如果不符合免费条件)。
-
A&E不是先到先得!是按病情严重程度分级(Triage)! 护士会先快速评估你的情况,分个轻重缓急。真正危及生命的(Category 1 & 2),会立刻处理。如果你属于还能忍一忍的(Category 3, 4, 5),那就做好等上数小时的心理准备。亲眼见过有人因为手指划了个小口子等了三四个钟头…所以,不是真紧急,别去A&E耗着! 去UTC/MIU快得多。
-
不是所有医院都有A&E! 查清楚你附近哪家医院有真正的A&E部门(通常是大医院)。地图搜“A&E near me” 或者问111。别跑错了去了个小医院只有MIU。
-
陪护?做好心理准备。 A&E环境通常嘈杂、紧张、人满为患。陪朋友去的话,做好长时间等待的准备,而且可能只允许一个陪护人员进去。带点水、充电宝、外套(里面空调可能冷)。
-
语言?要求翻译! 和GP/111一样,你有权要求翻译服务。到了分诊台或见到医护人员,直接说 “I need an interpreter, Mandarin Chinese please”。
关于等待时间:现实很骨感
新闻里老说NHS等待时间长,A&E是重灾区。官方目标是95%的病人4小时内处理完(离开A&E,可能是回家、住院或转走),但现实…能达到70%多就不错了。特别是晚上、周末、节假日,那队伍排得…所以再次强调,非危及生命,别去A&E! 善用111和UTC/MIU。
四、 那些隐藏的羊毛和私立PLAN B
🦷 牙科 & 眼科:NHS的痛,留子的泪
这两项是IHS覆盖范围外的大坑!也是很多留子“钱包刺客”的重灾区。
-
牙科:
-
NHS牙科: 理论上便宜(基础检查£20多,治疗分档次收费),但最大的问题是——约!不!上! NHS牙医严重短缺,很多诊所根本不收新NHS病人,或者排队排到半年一年后。想享受NHS牙科价?难如登天。
-
私立牙科: 这才是常态。检查费£50-£100起,洗牙£70-£120,补牙£100-£300+,根管治疗£400-£1000+… 价格看得你牙疼!建议:
-
出国前在国内做好全面牙齿检查,该补的补,该治的治。
-
抵英后,如果牙齿没啥问题,也建议找家评价好的私立牙科做个基础检查和洗牙(£100-£200左右),了解下情况,建立个记录。问清楚学生折扣! 大学附近诊所常有。
-
强烈考虑包含牙科的学生医疗保险! 比如Bupa, Vitality等,看清楚赔付额度(比如每年£100-£300牙科额度)和报销比例(通常是80%左右)。买个安心,万一需要根管也不至于破产。月付£30-£50的保险,可能一次治疗就回本了。
-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还烧钱!平时注意口腔卫生,用牙线!
-
-
-
眼科:
-
验光: NHS给特定人群免费或补贴验光。留学生通常不符合。私立验光£25-£50不等。
-
配镜: 这才是暴利!街边连锁店(Specsavers, Vision Express, Boots Opticians)框架眼镜动辄£100-£300+。破解大法:
-
验光师会给你一份验光处方(Prescription),包含度数、瞳距等。一定拿到这份纸质处方!
-
拿着处方,上网买! 推荐网站:Glasses Direct, SelectSpecs, Firmoo。基础款镜架+镜片£15-£40就能搞定!质量足够日常用。省下钱吃顿火锅不香吗?高度数或特殊需求可能贵点,但也比实体店便宜巨多。隐形眼镜同理。
-
-
💉 NHS隐藏羊毛:不薅白不薅!
-
HPV疫苗: 25岁以下女生(部分诊所可能放宽到26岁前开始接种),可以免费在GP那里接种9价HPV疫苗!主动问你的GP!带上护照证明年龄。男生现在也有地方可以打,但免费政策可能不如女生明确,也问问GP。
-
免费心理咨询: 感觉压力山大、情绪低落?找GP聊!他们可以为你转介到NHS的免费心理咨询服务(IAPT - Improving Access to Psychological Therapies),通常有几次(比如6次)免费的认知行为治疗(CBT)或其他支持。别憋着!
-
免费匿名STI检测: 性生活活跃的同学注意了。NHS提供免费、保密的性传播感染检测。很多地方可以在网上订检测包(搜 NHS free STI test kit),寄到家,自己取样再寄回实验室,结果网上查或短信通知。方便私密!诊所和性健康中心(GUM Clinic)也能做。保护自己,利人利己。
-
疫苗补打: 如果你在国内没打全疫苗(比如麻疹、腮腺炎、风疹MMR,或者脑膜炎ACWY疫苗 - 大学宿舍推荐打),找GP!他们可以评估你的接种史,免费给你补打必要的疫苗。别小看这些病,在密集的大学环境里传播起来很快。
-
避孕: GP诊所、性健康中心、甚至一些药房(Pharmacy)都提供免费的避孕咨询和各种避孕措施(避孕药、避孕套、皮下埋植、宫内节育器等)。女生可以主动要求开避孕药(Combined Pill or Progesterone-only Pill),处方免费(英格兰的处方费在避孕药上是免除的!)。别害羞,这是非常正常的健康需求。
🆘 私立医疗:贵,但有时候是救命稻草
当GP预约排到三周后,而你的耳朵疼得想撞墙;或者NHS牙科排队遥遥无期,牙神经在疯狂蹦迪…这时候,私立医疗就是你的PLAN B。贵是真贵,但快也是真快。
-
私立全科/专科门诊: £150-£300+ 一次问诊很常见。好处是通常当天或次日就能约上。
-
私立检查: 比如抽个血、拍个X光片,£100-£500+,但结果出得快(可能当天或隔天),不用苦等NHS的预约(可能几周)。
-
私立牙科: 如上所述,钱包杀手,但能解决燃眉之急。
💡 如何降低私立肉疼感?买保险! 专门针对留学生的医疗保险(如 Bupa International Student Plan, Aviva Students, Vitality 的学生计划)通常月付£30-£60,能覆盖私立门诊、检查、甚至牙科、眼科的大头费用(比如报销80%)。算算账,如果你预估自己可能用得上私立服务(比如体质较弱、有特定健康担忧),或者就是图个安心,买一份很值。仔细看条款,特别是赔付额度、等待期和除外责任。
最后碎碎念:老学姐/学长的生存清单
-
落地48小时内,注册GP! 优先级高于开银行卡、办交通卡!这是你在英国医疗体系的身份证!
-
手机存好救命号码:
-
你的GP诊所电话(前台和急诊线,如果有)
-
111 (非紧急医疗建议/分诊)
-
999 (生命危险!)
-
你的NHS号码(拍照存云端!)
-
-
常备“医疗应急金”: 在活期账户里至少放£300-£500。专门对付牙疼、眼疾、突发私立门诊费这些IHS不包的“意外惊喜”。别等疼起来才发现没钱看!
-
考虑学生医疗保险: 特别是看重牙科和速度的同学。仔细比较条款,选个适合自己的。月付几十镑可能省下大几百。
-
小药箱备起来: 从国内带点常用药(注意海关规定):退烧止痛(扑热息痛Paracetamol/布洛芬Ibuprofen这边超市药房也遍地是,但带点熟悉的牌子也行)、感冒药、肠胃药(止泻如蒙脱石散、益生菌)、抗过敏药(氯雷他定)、创可贴、体温计。应急用。
-
了解你的“备胎”: 查清楚你住处附近的Urgent Treatment Centre (UTC) 和 Minor Injury Unit (MIU) 在哪!比A&E实用得多。
-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部分! 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支持服务(Student Support / Wellbeing Centre)和NHS的资源(找GP谈!)。别硬撑。
-
善用在线资源: NHS官网信息非常全面。Boots, Lloyds Pharmacy网站可以查药品和药房服务。
最后的最后:
在英国三年,谁还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能一次医院不去当然最好,但这份安心感,就来自于你提前搞清楚了规则,注册好了GP。它像一张无形的安全网,平时感觉不到,真需要时才知道有多重要。
还记得有次陪朋友半夜去A&E,在漫长的等待中,抬头看见墙上刻着一行字,大概意思是:“NHS不完美,但它努力接住每一个人。” (NHS is not perfect, but it tries to catch everyone.) 挺感慨的。
而注册,就是你获得被接住资格的那张票。 开学季再忙,也别忘了把这张“票”拿到手。
祝各位新来的小伙伴,在英国都能健健康康,学业顺利!身体棒棒,才能尽情享受这段精彩的留学时光~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