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我心中的伦敦,宛如每一个艺术爱好者的天堂,艺术融入城市的每个角落里。在泰晤士河畔徜徉,泰特不列颠的典雅清丽与泰特现代的工业冷峻各自矗立,见证着古典与现代的对话;在白立方画廊的纯白空间内,你可以沉浸在大胆前卫艺术中,而考陶尔德美术馆,印象派用色彩勾勒出一个个流动的故事,仿佛带你穿过时光,触摸历史的纹理。
每年弗里兹艺术博览会和伦敦设计节汇聚了全球的艺术家和观众,点燃了伦敦的艺术热情。人们漫步在展馆间,感受着作品的呼吸,直面那些充满力量的创新与表达。而东伦敦街头,随处可见的涂鸦和装置艺术则将城市的日常景致转化为大胆而鲜活的表达,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让每一个路人都成为了艺术的观众和参与者。
在这座城市里,艺术不仅仅是被欣赏的对象。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怀揣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独特视角,将伦敦打造成一座多元共生的艺术之都。在皇家艺术学院或伦敦艺术大学的校园中,艺术家用绘画、雕塑、摄影、装置甚至表演,不断为这座城市注入新鲜的血液。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伦敦哪些必打卡的艺术景点。
01
巴比肯艺术中心
Barbican Centre
地址:Barbican centre, London EC2Y 8DS
官网预约地址:https://www.barbican.org.uk/
巴比肯中心是一个庞大的文化、居住组团。除了种类繁多的居住单元,剧院、餐厅、温室等也一应俱全。粗粝的混凝土和绿植流水相互映衬,再配以高架步道和塔楼,让这里看起来就像是一片充满活力的钢筋立体丛林
巴比肯艺术中心最初吸引我的是它标志性建筑——采用粗野主义风格,大量使用混凝土和砖块,并参考了罗马和中世纪的历史建筑,而居住区域的公寓,明显受勒·柯布西耶影响。巴比肯建筑群是二战后英国重要的建筑遗产之一,由Chamberlin, Powell and Bon建筑事务所设计,建于1960-70年代。
巴比肯艺术中心通过其建筑、展览、演出和文化活动,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当代艺术文化中心之一。巴比肯画廊则专注于国际当代艺术,展览内容涵盖视觉艺术、电影、数字艺术等前卫领域。画廊策展主题往往涉及全球社会、文化和政治议题,是许多国际知名艺术家展示其创新作品的平台。近期展出的是“The Imaginary Insititution of India: Art 1975-1998”,专注于印度1975年到1998年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与政治变革,涵盖了30多位印度艺术家150件作品,包含了绘画、雕塑、摄影和装置艺术。
如果你是建筑爱好者,强烈推荐它的architecture tour,会有人专门带领探索巴比肯的秘密基地。位于顶层的玻璃温室(Conservatory)也不可错过,是伦敦第二大温室,栽种了2000多种热带植物,与粗野主义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形成一个独特的城市绿洲。一周只对公众开放两天,可提前官网预约参观。
02
泰特美术馆
Tate Modern and Tate Britain
官网预约地址:https://www.tate.org.uk/visit/tate-britain
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ate Britain)位于伦敦Millbank,建立于1897年,最初是为了展示英国艺术家的作品而设立。它是泰特美术馆系列中历史最悠久的一部分,主要展示1500年起的英国艺术,也是泰特系列的起源地,收藏了大量的经典英式作品,包括著名画家如透纳、亨利·摩尔、弗朗西斯·培根等人的作品。同时也是著名的透纳奖(Turner Prize)的颁奖地,展示新锐英国艺术家的前卫作品。
除了展览以外,Tate Britain的建筑颇具特色。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由建筑师Sidney R.J. Smith设计建于1897年,主楼体量大、气势恢宏,内部空间典雅,配有柱式结构和精致的雕刻,营造出一种传统优雅的氛围。特别推荐顶楼的咖啡馆,明亮典雅,是体验英式下午茶的好去处。
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位于伦敦的泰晤士河南岸,前身是Bankside发电站,由著名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设计改造,于2000年对外开放。建筑的特点是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元素,如巨大的烟囱和砖砌外墙。内部经过改造后,形成了一个适合大型当代艺术展览的空间。其中核心展览空间是涡轮大厅(Turbine Hall),这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空间,几乎没有柱子,适合展出大规模的当代艺术装置作品。泰特每年邀请国际知名艺术家创作针对该空间的巨型装置作品,最近展出的是Mire Lee: Open Wound(到2025年3月16日)。
泰特现代以展示1900年以来的国际现代与当代艺术为主,收藏了毕加索、达利、蒙德里安、罗斯科等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如果来参观现代经典收藏,一定要记得浏览墙上的文字导览部分。平时看展览,常常被大量的专业资讯和知识所淹没,Tate Modern介绍却非常通俗易懂,提出了很多问题,鼓励观众带着好奇心去探索。在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知识的情况下,看一件物品或一件艺术品,启发观众“真正看到的是什么?”引导大众更感性、更直接的体验,不受文字、历史、“杰作”概念的束缚,和艺术品产生更深的连接。
03
考陶尔德美术馆
The Courtauld Gallery
官网预约地址:https://courtauld.ac.uk/gallery/
如果你是印象派爱好者,一定不会忘记考陶尔德美术馆。考陶尔德美术馆,属于伦敦大学考陶德尔艺术学院,虽坐落在市中心【萨默塞特宫北区】,但街区静谧,美术馆规模不大,却收藏有世界级大师的画作,包括梵高、马奈、高更、塞尚,雷诺阿等。 该馆小众而精致,参观游客相对较少,无需预约;还有一个特点,每幅画介绍的都很详细!
美术馆由艺术收藏家塞缪尔·考陶尔(Samuel Courtauld)创立,隶属于考陶尔艺术学院(The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它既是艺术教育的先锋,也致力于艺术作品的收藏与研究,以其珍贵的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藏品而闻名。
考陶尔德美术馆的亮点在于其独一无二的印象派及后印象派收藏,尤其是梵高、莫奈、塞尚、马奈、高更和雷诺阿等大师的作品。梵高的《自画像》、马奈的《女神游乐厅吧台》以及高更的《从何处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向何处去?》是其中名字响亮的珍品。
值得一提的是,考陶尔德美术馆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不仅适合普通文艺爱好者,也是艺术专业者的必去之处。美术馆的每件作品旁都有详尽的文字解读,并且会特别展示考陶尔德学院的艺术观点,帮助观众深一步理解作品。
在考陶尔德看展是一种特别享受的体验。萨默塞特宫本身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内部布局设计也颇具特色,内部展厅充分利用大窗户,营造出明亮且温暖的氛围。小而精致的展厅使得观众可以在宁静的氛围中细细品味艺术品的美感。出了展览馆,萨默塞特宫的中央庭院开阔大气,若是遇到伦敦大晴天,这里广场则是人们日常休憩的好去处。
04
白立方
White Cube
地址:144-152, Bermondsey St, London SE1 3TQ
White cube最近展出Jeff Wall的摄影作品 大尺幅的印刷照片和white cube磅礴的空间非常协调。越看越觉得,Jeff wall和爱德华霍普有非常大的联系。Jeff Wall的作品其实内核我不是非常能够理解,但作品的视觉效果是我喜欢的那个风格。可以让人联想到 Nan Goldin,Philip Lorca 以及 Gergory Crewdson white cube这个展馆周围的街区非常漂亮有很多小咖啡店,中东菜法餐等等,也很适合在小晴天慢慢的散散步
白立方是世界著名的当代艺术画廊,以展示和支持国际知名艺术家以及新兴艺术家的前卫作品为主。白立方伦敦的空间通常展出装置艺术、雕塑、影像艺术等形式,许多当代重要艺术家都与白立方有合作,包括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和特雷西·艾敏(Tracey Emin)等。
目前在伦敦有两个主要场馆:白立方伯蒙德西(White Cube Bermondsey)和白立方梅森街(White Cube Mason’s Yard)。尤其是伯蒙德赛分馆,是伦敦最大且最具规模的画廊之一,占地5,000平方米,空间适合展示大型装置和当代艺术作品。
最近展出的Tracy Emin的最新个展:I Followed you to the end,这也是我这一次来伦敦看展的第一站。展览展出了她2020年诊断出癌症以来创作的作品。整体绘画使用胭脂红、象牙色、深蓝色和黑色,再加上她非常强烈的个人表达,让观众直观感受到这段时间她经历的挣扎。我很喜欢她非常具有表现力的文字,如同私人絮语,将自我最深刻亲密的时刻展现在作品之中。比起男性的宏大叙事,我非常喜欢Tracey的女性化、情绪化、唯美的表述。读她的作品,你会被她的浓密之爱与渴求所触动。
05
Whitechapel Gallery
白教堂
官网预约地址:https://www.whitechapelgallery.org/
White Chapel Gallery白教堂美术馆就在Aldgate east地铁站旁边,成立于1901年,为丰富伦敦东区文化生活而建,主要是支持当地社区的艺术家,反映了White Chapel白教堂多样的移民文化。美术馆面积很小,全部是临时展览,有收费展和免费展,每周四晚6到9点所有展览免费。
Whitechapel画廊以其开创性的展览和对全球艺术界的影响力而著称。这里举办过诸多世界级艺术家的首次个展,包括巴勃罗·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在英国的唯一展出。最新特展是来自于巴西重要的女性艺术家Lygia Clark:The I and The You,也是在她在英国首次公开展览。Lygia Clark的艺术装置作品特别有意思,鼓励观众触碰体验,还是我在美术馆玩得最开心的一次。通过触摸、观看以及与作品互动,布展者打破了艺术与观众的边界。
特别推荐一楼的书店,由著名的瓦尔特·科尼希书店(Walther Koenig Books Ltd)管理,为观众提供丰富的艺术书籍和资源。还在这里淘到了阿布拉莫维奇和小野洋子的书。
06
MOCO Museum
官网预约地址:https://london.mocomuseum.com/
MOCO博物馆于2024年在伦敦开设了其新馆,位于市中心的马布尔拱门(Marble Arch)区域。这座馆与阿姆斯特丹和巴塞罗那的MOCO馆一样,以展示现代与当代艺术为主,专注于将先锋、包容的艺术作品带给更广泛的观众。
伦敦MOCO馆展出了一系列标志性艺术作品,包括街头艺术、流行艺术和数字沉浸式艺术。观众可以在这里看到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草间弥生(Yayoi Kusama)、班克斯(Banksy)和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等艺术家的代表作。此外,MOCO还展示了一些创新的数字艺术作品,包含NFT艺术和互动装置,为现代艺术爱好者提供丰富的观展体验。
阿布拉莫维奇在上海的新展十月开幕(也是她在国内的第一次大型个展),本以为会错过感到遗憾,没想到在伦敦会看到她的作品。馆内的沉浸式体验如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的作品《治愈频率》(Healing Frequency)更是通过打破物理与精神边界,利用水晶等工具,让观众直接参与作品,从而获得深刻的艺术互动体验。
MOCO借用有文化的网友的一段话:“它所展出的都是现代拍卖市场顶顶大名的艺术家作品,包括草间弥生、班克斯、KAWS、村上隆等等。地下一层的沉浸式数字艺术空间很适合打卡!现在还有阿布拉莫维奇的水晶净化冥想空间,是现代人需要的玄学!”